會買價錢比較低的產品是來自文化(沒有美感與想像力的文化)
會買速克達與擋車是來自使用的環境(不把車場與政策加進去的話)
會買國產的與進口的是來自維修(市場大=物件多=取料容易)
(想想看tu250之前售價是很棒的,但前差一組要一萬多,
雖然是37mm的吧?但跟國產31mm-33mm的比 恩~!果然有差)
比較了方便性,使用地點,使用方式,使用的人,你會選誰
如果能各司其職,當然好
政府的政策來自文化,等待改變
或是誘導他們改變
像我覺得台灣的駕照實在是太好考了(不管機車與汽車)
這樣機車的數量(使用者)增加的也快吧
與其提高關稅,傳統觀念(跟一般看到的車不一樣就是有錢人?250=大車?)
文化才是主因(闖紅燈,照後鏡總是撞斷了,守法程度與觀念)
停車方式(每每被刮,移車?)
到不如從取得使用權下手(取得使用權的容易與否)
與其他交通方式下手(大眾運輸?小眾運輸?)
走上歧途我是覺得還好,畢竟
出發點本來就不同 ㊣
利益(心態) 來自文化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