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发表于 2006-4-24 12:19:41
|
显示全部楼层
回覆給:DIO小鬼{行走實驗室} 回覆給: 行走實驗室SR阿龐 喂..喂...喂.....你們是有完沒完啊!!
回覆給: 行走實驗室SR阿龐 這種事沒必要在板上說出來,我並不覺得任何人在挺我或為我抱不平,只覺得若有錯就要承認,我自己對我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了,不用替我向別人說明太多.
回覆給:DIO小鬼{行走實驗室} 今天"有沒有"發生的事大家心理明白就好,不要再拿到板上來討論,我阿豪真的像你說的那麼差嗎?我從以前到現在都沒有改變嗎? "我們正再討論時"這句話我不知道你所指的"我們"是哪些人(我還滿想知道的),但不代表我在每個人印象中都是很差的,有些人對我的印象還是很好. 對我的印象很好的那些人也許只認識現在的"GP豪",卻不知道以前的"幫主阿豪"是多麼的白目、惹人厭,但他們既然還會如此的挺我,莫非也是因為我在他們眼裡做得還不錯,那些人也只有我放假才會相聚,那次聚會不是我一通電話各位馬上出現,我若沒約他們也不會跟其他團員出去. 我辦活動聚會的時候才會以活動聚會"主辦人"的角度來跟大家相處,早就已經不會以"幫主"態度來跟大家相處,今天你是活動主辦人,參加的人犯錯你會不會生氣,第一點 你並沒有尊重主辦人.第二點 讓主辦人覺得你忽視於這次活動的存在極重要性,但也許有時候我態度過於強烈或是不當的在眾人面前讓某某人難堪,但我也已經有開始做這方面的改進,所以我希望你幫我轉達那些對我有成見或誤會的人,可以多加注意我的表現以及對於各位的言行是否有改變,若有事直接來跟我說就好,不要再繼續在我背後私下討論有關我的言行了. 這篇本來是要拿來打破僵局的...但沒想到文筆戰爭已經開始了...大家看完下面這篇心情會好點吧!!
| 這是 ()
{
opdetail(''fox222'')
}" GOING222在2006/4/23 下午 09:20:41時留下的留言
| 就讓這一件事就以四馬赫的速度過去吧
馬赫是表示速度的量詞,又叫馬赫數。一馬赫即一倍音速(攝氏零度之海平面音速約為 331.5m/s(1193 km/h);一萬米高空之音速約為 295m/s(1062 km/h): Ma=U/C
,其中U為流速,C為音速。音速為壓力波(聲波)在流體中傳遞的速度。馬赫數的命名是為了紀念奧地利學者馬赫(Ernst Mach, 1838-1916)。
馬赫一般用於飛機、火箭等航空太空飛行器。由於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隨著不同的條件而不同,因此馬赫也只是一個相對的單位,每「一馬赫」的具體速度並不固定。在低溫下聲音的傳播速度低些,一馬赫對應的具體速度也就低一些。因此相對來說,在高空比在低空更容易達到較高的馬赫數。
| |
|
此回覆文章引用於上列複製之文章 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 回覆給:GOING222 嗯...不對不對,對於"馬赫"的解釋我有不一樣的資訊喔!!
大家應該知道F1法拉利車隊的大舒馬赫和麥拉崙車隊的小舒馬赫吧,馬赫是其實他們兄弟倆的本名,但因參加1994年的澳門大賽裡輸給了當時紅級一時且即將退休有"無敵老炫風"之稱的車手匹茲堡羅德茲,當年澳門大賽匹茲堡羅德茲得到第一名,完賽秒數是46分46秒點4646,馬赫兄弟倆各得到第2、3名,哥哥秒數為45分45秒點4545,弟弟的秒數只快哥哥0點0001秒為45分45秒點4544,為了紀念他們當時有榮幸跟這位即將退休的老車手比這場退休賽,他們兩兄弟去改名字,但因比賽結果是輸的,所以以"輸"來作為名字中的文字,比賽結果哥哥輸比較多取為"大輸馬赫"弟弟輸的少則取為"小輸馬赫",但他們兄弟共改了兩次名字,一次是前者,另一次則是兄弟倆在1998年剛加入F1賽事的時候各加入法拉利和麥拉崙車隊,當時表現並不是很優,兩兄弟各所屬的車隊覺得這個名字對比賽不吉利,所以在雙方車隊開會達成協議後,改為"大舒"馬赫和"小舒"馬赫,這幾年各位應該也看的出他們表現有所進步,所以塞車手名字也是很重要的,各位若有技術成面文替久久無法解決,不彷試著把名字改掉看看是否會有所進步囉!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