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club討論區 Z板

 找回密码
 註冊
搜索
查看: 8681|回复: 31

[閒聊] 退檔的技巧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9-2-8 18:31:1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機車跟汽車不一樣

如果是手排車的話
在進彎之前會先坐"跟趾"退檔的動作
讓速度降到可以安全過彎的狀態
然後在到灣頂點之前,油門只是含著
到灣頂點之後,全油門

那機車呢?
在進彎之前,是不是也可以有順利退檔的方式
不然如果是一般的退檔,車子會有頓挫感
所以正常來說
是不是在退檔的時候,也補一下油門會比較好
這個技巧有名字嗎?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9-2-8 19:25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跟趾
並不是您說的
讓速度降到可以安全過彎的狀態
而是為了要轉速不要掉的太快
一但掉轉之後需要比較多時間再把轉速提上來(主要就是要盡量保持扭力等的輸出的轉速)
所以才有跟指的這個動作
只是跟趾有個附加的好處
就是可以讓同步齒輪可以以相近的轉速接合令降檔變的比較平順點

而機車這技巧
不是叫做跟趾
只是單純的叫做補油門
可是話在說回來
一般騎乘實在不需要這樣做
反倒是檔煞(引擎煞車)的技巧比較需要

[ 文章最後由 bbclin 於 2009-2-8 19:29 編輯 ]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9-2-8 19:47:27 | 显示全部楼层
補充一下,入彎前的減速並不是為了安全過彎(慢不等於安全),而是為了調整入彎路線,而油門的大小跟彎道的曲率大小有關,要因地制宜.至於Apex點(三角點,彎頂點),只是學術名詞.從騎士的觀點來看,應該解釋為:看到出彎路線就要油門一拜(最快速出彎). 以前我開手排車,現在騎打檔車,感覺沒甚麼不同,唯一的差別大概就是兩輪跟四輪的不同吧!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2-8 20:41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跟趾
就是在退檔的時候,一邊減速一邊補油門一邊退檔
所以跟趾基本上也有減速的作用在

而藍色氣泡牛說的也沒錯
退檔的時候會因為轉速差而產生震動
所以跟趾的補油門動作就是為了降低轉速差

順便一題
入灣前減速除了可以修正路線之外
當然也跟安全有關

不然一個彎只能100公里過
你開到120
相對的危險性就增加,車子SPIN的機率也增加

跟趾的動作:
右腳尖踩煞車
左腳踩離合器
右手退檔
右腳跟補油門+左腳放開離合器 同時

P.S.我現在也是開手排車的:P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9-2-8 23:00:45 | 显示全部楼层
騎機車用跟趾感覺很容易犁田.......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9-2-8 23:10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那退檔補油動作就跟開車的跟趾一樣意思了
就是拉著煞車然後邊退檔一邊補油門彌補轉速差
有的人已經很習慣這個動作了(我也是)所以不會犁田啦~: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9-2-8 23:50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也蠻習慣這些動作的@@~~這樣做增加過彎時的出力,避免在過彎的時候沒力~滑出去~
個人淺見~非常習慣做這種動作說~~(感覺自己很"假行"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9-2-10 23:01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還有摧油門時,別忘了半離合和全離合的時機,因為操作不良的話,很容易造成離合器片加速損耗 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9-2-10 23:42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補油門的動作,是為了順利讓動力帶動的齒輪與從動的齒輪離開,即使一點點很小的間隙,則足以讓騎者進行換檔動作。一般騎法當然是利用拉離合器拉桿脫開離合器進行換檔前的操作。但若騎習慣,那個間隙抓的準時,不用離合器也可以進行換檔。這只要利用補油拉轉放鬆一點時進檔,或煞車後補些油再降檔,操作方式很多,主要就是那個間隙。

離合器就是直接脫開帶動的齒輪與從動的齒輪兩端,以利換檔。但只要抓對時機,不用離合器,照樣換檔。補油只是製造間隙,好順利入退檔咬住齒輪。  動力部份省略。

彎道操作,請勿用眼睛思考,請利用力的分向去處理。
車的慣性是向前的,若想要於彎道間行進,胎必須要能抓得住地面,這是常態。(動力滑胎不在討論範圍內)
除了要克服抓地力外,則要有改變慣性方向的力,故必須要有較有力的動能來改變。
高檔位扭力低,且要轉速帶上偏慢,低檔位扭力高,拉轉速度快,故於入彎前,適合降檔入彎,於彎道中加速,出彎前拉轉後升檔。 通常會使用煞車來修正引擎轉速與輪轉速的差異。

國內小白很多,不建議在彎道中進行危險操作。很多人以為開了高級車,每個都是車神,在山道中亂開,跟天兵一樣。跨線、逆向的一堆。即使同向的,也會彎錯角度,左右亂吃車道。

說真的,騎車前會研究這些,騎上去後,沒有在想這些,身體與手腳會自動反應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9-2-11 00:01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台灣的路面就讓人不敢輕舉妄動了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9-2-11 03:20:56 | 显示全部楼层
所以所謂的"跟趾"就是退檔補油囉~
真是個好名辭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9-2-12 07:34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跟趾這個名詞
是在說腳跟和腳趾的動作
右腳同時控制油門和煞車
在煞車的同時
還能做出降檔和保持轉速又能煞車
機車哪來的跟趾?

機車上
只能拆開來看
就變成了
煞車+降檔+補油
這些動作怎生個名詞?
說到最後
還是回到
退檔補油:L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2-12 13:59:48 | 显示全部楼层
藍色氣泡牛說的沒錯唷
"跟趾"這個名詞只適用於汽車

所以說機車就沒有這類的名詞囉?:o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9-2-13 02:14:44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應 13# d01826 的文章

跟趾跟退檔補油一樣意思啦
機車動作不是腳跟腳趾搭配所以不叫跟趾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9-2-13 10:31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原文由 fox 於 2009-2-10 23:42 發表
補油門的動作,是為了順利讓動力帶動的齒輪與從動的齒輪離開,即使一點點很小的間隙,則足以讓騎者進行換檔動作。一般騎法當然是利用拉離合器拉桿脫開離合器進行換檔前的操作。但若騎習慣,那個間隙抓的準時,不用離合器也可以 ...


想請問一下,若不拉離合器換黨的時機,是不是就是在帶動與從動齒輪相對位置交換的瞬間!!??:o
若不考慮離合器和後輪的減震橡膠,是不是就是在回油時頓挫感產生之前阿?
不知道我的想法有沒有錯~.~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0-8-6 20:01:44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應 12# bbclin 的文章

聽起來好像是double clutch, 有人叫雙離合器法
就是在退檔時先補油門, 把轉速拉高, 一方面好入檔, 一方面減少齒輪咬合時的碰撞

早期手排車的同步齒輪設計不良, 退檔時會有哩哩哩的聲音, 狀況差一點的打不進去
不用人教, 自然就會用了, 因為那種聲音真的會讓你心很痛(換同步環要拆變速箱)
順序是
(1)放油門
(2)踩離合器
(3)入空檔
(4)放離合器
(5)踩離合器
(6)踩一點油門補轉速
(7)踩離合器
(8)退檔
(9)放離合器+補油門繼續衝刺

騎檔車也大同小異, 反正退檔前拉離合器捕個轉速應該會好進檔一點(不確定, 請能人補充)
對了, 大家好, 我剛買台老將, 一切還在爬文摸索, 還有很多要請教各位先進


laba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0-8-6 22:28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關於跟趾~
如果不嫌文章長~可以看一下我以前寫的一篇文章: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art-ok/article?mid=3351&prev=3355&next=2672&l=f&fid=18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0-8-7 00:01:50 | 显示全部楼层

新手的發言@@

在進彎之前的退檔啊!?
我很常在進彎之前退檔然後直接壓車過彎耶!
(視線必須看得到前方即將彎進的道路為前提)
不然壓進去就直接躺在對向的大卡車底下了@@!!

前假設現在約時速70(5檔)的速度要進入彎道
過彎前我會降到4檔但是離合器繼續壓著
所以像空檔一樣讓車子繼續溜(時速通常在50~60之間)
因為空檔的關係,所以壓車過彎的時候很"順"
然後如果速度需減緩再踩腳煞車控制@@...
通常壓完車我離合器就會放掉→進入四檔

以上,主要讓壓車的時候很順而已@@比較好壓....
謝謝XD如果有錯的地方麻煩指教a_a??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0-8-7 00:08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應 18# small780327 的文章

= =a

請在進彎前!!!

完成好所有退檔、煞車、抓癢、擦汗、流口水…等動作!

進彎只需要保持油門~
出彎補油出彎~

請不要在彎中拉離合器或是煞車~會使輪胎頓時失去動力~
很危險!!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0-8-7 00:13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應 19# cooljing 的文章

原來我用這麼危險的方式在壓車= =a....
可是我知道離合器不能突然放啦~放了就準備雷殘:Q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Yahoo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註冊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機版|Archiver|Z板 Sitetag 訪客統計

GMT+8, 2024-12-23 20:31 , Processed in 0.098570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