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現在還是有不少大排氣量的日本機車使用鋼管車架, 我個人認為,鋁質方管車架會流行應該是拜賽車所賜, 因為要提供一個穩定的平台安裝大馬力的引擎, 車架勢必會蠻粗壯的, 而如果用鋼管來製作這樣的車架,那重量就會增加不少, 這對於重量錙銖必較的賽車而言,這可是一件不能忍受的事, 因此,後來才有方管鋁質車架的誕生, 雖然鋁的剛性比不上鋼, 但是相同剛性的鋁質車架仍舊是比鋼管車架輕很多, 同時,看起來鋼管車架更粗壯的鋁質車架, 視覺上的效果更是搶眼, 所以啦,消費者才會有『高性能機車』=『使用鋁質車架』的固定觀念。 但是,這也不是絕對成立的定理, 因為,將引擎本體做為車架的一部份早已行之有年, 而如果引擎結構夠強壯的話,甚至還可以取代不少需要車架承載的地方, 我印象中,將這個觀念發會到極致的是一位紐西蘭人(不好意思,名子我忘了m(__)m), 他做的賽車基本上沒有『車架』這樣東西,車輛所有的東西基本上是『鎖』在引擎上, (他敢這樣做,是因為他做了一顆結構很強壯的引擎) 而當車架不再需要提供一個穩定平台時,車架的結構也就不需要太粗壯, 這樣發展下去,用哪一種材質做車架,對高性能車種而言就不是那麼重要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