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club討論區 Z板

 找回密码
 註冊
搜索
查看: 1198|回复: 29

4V 尾速真的比較快嗎???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6-6-24 10:02:1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我想很多人在討論的~4V車尾速比較快...理論上是如此~~但實際上我感覺未必是這樣呢....

話說剛剛早上去運動回來的過程中~~再回成交外空曠的道路上遇到兩台勁戰(一台黑色一台紅白)...看起來感覺是個台客期的 都有改白鐵管,而我本身其MAX賽勁版(接近3年車) 全車原廠


一開始我先停紅燈她們就在後面緩緩過來就跟我平行停在一起~~起步就都很快的油門吹到底
我領先她們兩台一個車身而已 就此拉到底 很長很長的直路 她們後來跟我平行而已 也沒超過我 我拉到底表速才105公里 (持續尾速約有10多秒了)~~後來下個紅綠燈到了 她們又很快的吹油門 我就沒理她們了 慢慢騎....

大家看了可能覺得我跟他門沒兩樣~~但我只是想測試一下到底大家說的 4V車比2V尾速快...

但我得到一個新德是 會保養車的人 他的車 尾速才會快~~125速克達 個人覺得沒有誰比較快...會保養的人最快吧!

愛車保養過程:
每500公里換 殼牌 10W40機油 和齒輪油
 汽油:中油92
每3000公里換 機油率芯 空氣濾芯  皮帶室濾芯
每1萬公里 整祖傳動包含離合器等等 全部換原廠新品


不知大家的感覺如何 是否也認為比較會保養的車~比較會跑.....
小弟只是發表感想 請大家有不悅的地方多多包含 僅供參考 ^^。
发表于 2006-6-24 10:22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有的人亂改反而會把車子改濫@@

還有騎車習慣跟保養肯定有差摟...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6-6-24 10:58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覆給:小林
那為啥大改RS都用4V缸頭?
為什麼大車幾乎沒有二汽門的?

人家車多虛改的多差你也不清楚 (個人感覺很多原廠車裝白鐵管都是嚇人用的有聲音沒速度)
隨便把公道競速拿出來比較是不客觀的.....
就理論上來說4V高轉速時進排效率一定比2V好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6-6-24 11:01:12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覆給:很龜的老人鵝

恩阿~~但以原廠來說~~我還是感覺 可能是因為125CC排氣量太小了吧 所以無法發揮4V的效能~~~所以感覺125速克達 4V跟2V 其實真正差別可以說是幾乎沒有....


當然拉 我也覺得 很會保養的10年老車~~跑起來 說不定你的1年新車還跑不過~~(同等級來說).......... 


所以各位阿 勤保養才是王道阿 勝過於改裝一堆有的沒的 @@"  呵呵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6-6-24 11:04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覆給:酗p心

恩 我知道4V尾速比較快拉~~
 但我感覺是 因為125CC 脾氣量太小了 才125CC 所以沒辦法真正發揮4V的功效~~

不然為啥 拉到底 而且那天鵝紅白肯定比我新吧~~尾速也跟我平手而已  車手個子目測也都比我瘦小~~所以~~不是說4V沒效果 是因為排氣量太小了(感覺英雄無用武之地)~~當然拉改缸過的車子 肯定會比較有差別摟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6-6-24 11:08:05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覆給:小林
嗯 有沒有試過5/50的機油阿?
聽說加速還可以比10/40更好一點耶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6-6-24 11:08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覆給:酗p心

還有 通常理論上跟實際上~~並不可能完全100%相對應~~  你也說了 是理論上~~但實際上 未必......  如果造妳說的 那買了4V車 跑書原廠2V車(如果正式測試的話) 我是不是可以要求退貨@@"...........  一切都只是理論上   所以摟 還是感覺 聽聽就好 QQ....   實際上有效果 來的比理論上談一大堆有用吧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6-6-24 11:10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覆給:酗p心

5W50阿 阿勒殼牌好像沒有5W50呢!  因為我是殼牌愛用者 所以沒辦法阿 殘唸@@" 沒5W50的 我用的是 殼牌  ULTRA  10W40     埃~~看來我寫信去殼牌公司建議她們出機車 5W50的油好了 CC..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6-6-24 11:46:50 | 显示全部楼层
會嗎

以前疏洪道週末夜跑警察的gy6或名流都是二氣門

加速猛  尾速快

4v個人是覺得  看調教

不過通常是疲軟為導向居多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路過的  发表于 2006-6-24 11:58:15

4V理論上 尾速較優 但是是理論
實際上在125真正明顯差別的 是尾段的加速力道

這個題目有討論過

回复

使用道具

发表于 2006-6-24 12:13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這樣試車哪準?

找台原廠4V車來對跑吧..

進排效率明顯差著麼多

人總是會進步的

不然SYM KYMCO YAMAHA研發部的不就都是白吃?

開一個缸頭模具的成本是不便宜的

隨便抓一台4V尾速都很強

你可以跟悍將4V試試看...

我只能說被電"無找"(台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6-6-24 12:18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覆給:Damozonlon

恩 我感覺也是這樣~~應該是尾段加速比較快到達尾速而已~~而尾速的極速我覺得現在的125不論2V或4V都差不多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6-6-24 12:25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覆給:f1 不在線上。

痾 悍將4V阿~~上禮拜朋友才實驗過~~A朋友 新悍將4V賽車版 藍銀(里程4000多)

朋友B 豪邁奔馳125 (1年車 6000多公里)  兩台車都原廠無任何改裝(機油也都用各自家原廠機油).....

晚上1點 大郊外空曠直路測試~~特地找兩個身材差不多的人來測試~~~  

到達最後極速 兩台速度都一樣~~都沒誰拉開誰 ~~只是悍將領先半個車身~~可能是是尾段加速比較快到達尾速而已~~~ 這之間拉到極速 兩台都維持急速時間很久 都沒誰拉開誰~~~固定保持半個車身距離而已~~~

再加上我今天早上遇到的事情~~~所以我才會有這樣的感覺~~~ 

4V車 只是尾段加速比較快到達尾速而已~~~但尾速並沒有明顯比較快 就125CC來說.........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6-6-24 12:31:18 | 显示全部楼层
目前小弟愛駒所使用是0W10的競技用機油 所以每3.4百就要換了而且需要每天騎....好可憐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6-6-24 12:31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一台車不是單純只看某一項單元就能決定他的性能.....
汽門數越多進排氣效率的確越好,但相對增加的機件反而產生更多的阻力,這都是一顆引擎設計上的學問.....

但就理論值來說,汽門數越多性能應該會更好......但不是絕對....

YZF-R1單缸五氣門.....卻不是動力最強的車......
NR750單缸八氣門....是當時強悍的車種.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6-6-24 12:33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覆給:夏生FZR

挖~~用0W10的 那應該不叫機油了吧 叫自來水 呵呵@@"  那種油會很貴嗎???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6-6-24 12:44:48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覆給:小林

小弟我是沒看過有人說4V一定尾速比較好
只是常聽到4V的尾段加速會比2V的來的好一些
在高轉速時 2V跟4V的進排氣效率一定有差別
不知有沒有發現.......有一些2V的機車在60過後....原本強勁的加速力會突然不見
反觀勁戰或其他一些4V的車......能夠一路順暢的直上尾速

你自己也說了
4V車 只是尾段加速比較快到達尾速而已
不是嗎??

還有阿....你們測試的悍將跟奔馳...........有沒有交換測試阿
有時候....加油門的方式也會引響到車子的加速喔.........參考參考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6-6-24 12:58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覆給:台南遊蕩的黑鵝(純)

恩阿~~~^^

那時測試阿 就是怕可能誰比較不會控制油門~~~所以就以起步油門灌到底來測試~~ 有交換車手測試~~ 一樣都油門灌到底 結果 總共測試4次 都一樣~~~雖然車身距離並不是都一樣~~但是都沒被拉開 彼此都同距離定住..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6-6-24 13:26:27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覆給:酗p心
大改車不一定都一定是4V

我們車行幾乎大改的車都是2V的設定

4V跟2V 對我們而言差別並不大@@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6-6-24 15:33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覆給:小林

會影響到尾速的條件很多..
如果真的要比較2v跟4v
應該要2台一樣的車 一台用2v一台用4v
才能真正比較出來誰好(當然是不太可能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Yahoo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註冊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機版|Archiver|Z板 Sitetag 訪客統計

GMT+8, 2025-1-13 16:48 , Processed in 0.071921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