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club討論區 Z板

 找回密码
 註冊
搜索
查看: 5550|回复: 15

Kawasaki AR-125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1-5-29 10:40:5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有人還擁有  Kawasaki AR-125 嗎

敢請提ˊ供分享

以療相思之苦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1-5-29 16:08:50 | 显示全部楼层
你的名字...跟我ㄧ個國中同學一模一樣

点评

他的名字也跟我高中同學一模一樣......  发表于 2011-6-3 12:56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1-5-29 23:25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只知道是國產單搖, 鋁框碟煞.,環抱車台.........
引擎普普, 氣冷二衝循環四檔.........是我會買王牌, RS的都好
其他的有待擁有過的前輩補充....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1-5-30 03:57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後由 cuma 於 2011-5-30 04:04 編輯

我有

引擎與銀座(銀王、銀駝,別名GTO)同

似乎差在變速箱

據說引擎應該是銀座汽缸配另一款底座變速箱合體...

以下為小弟第一次入手此車時的觀察    原文發於東吳機研


最近入手這台零件車

很神奇的一台  XDD

前框1.45  後框1.85

前輪比追風還細  = =

排氣管外觀類似追風一代管

管身材質疑似白鐵  @@

再用噴燈清積碳的同時把管弄成了彩虹管~~

後股煞皮通用恰吉125(材料行說廠商表示通用  = =")

電瓶規格依AR80大大提供的老雜誌  推估為12N5-3B

後單槍為下多連桿  類FZR  與AR80的上多連桿不同

側蓋是上翻式的

前碟乍看挺像FZR的

此車接手時缺後燈殼和前卡鉗  前卡鉗又是左卡

卡鉗鎖點很近  = =  跟JOG差不多

化油器為MUKINI製   外觀類雄獅(外側入氣端較短)而非B1

混和比調整螺絲很詭異的設在入氣端下小孔

油嘴更詭異  主噴87  副噴15(看不大清楚)

號數可能是參考KEIHIN而非MIKUNI

(B1原廠主噴190  雄獅170)

主油嘴外觀也和B1雄獅追風的六角柱不同

反而像TM-MJN 的形式


另外有疑似下導流支架  只是比對位置又跟永豐再版的AR125F不同

應該是前車主自己弄的

KES左側是大K標誌  因此推測為百吉發版本

對了對了  說到引擎

我強烈懷疑這顆引擎根本就是銀座的引擎!!

兩車氣缸外型極像    缸頭後端同追風有和車架連接

循環四檔搭配15匹的馬力  也與銀座雷同

商用車引擎上跑車車架  忽然有種看現在酷龍  可惜的感覺

難怪當年噴不過追風王牌

但車架設計真的好  副車架比追風還粗

撇除車頭  剩餘部分真有GPZ900R的影子

哪天乾脆捨棄頭罩  加個前整流罩

弄出一台2T版小GPZ900R    XDDDD


另外他大燈是H4的規格喔!!亮度廣度頗夠  不若FZ大燈的長方形  = =

以上  報告完畢  ^^"



至於出力    類似追風的輕快

但轉速不若追風那麼高

至於實車照

請參考某天拍賣上的零件車

賣家是接手的買主


另外可參考AR80大的部落格

再次感謝他的分享!!

民國74年 百吉發 川崎AR125測試報導

http://artok.myweb.hinet.net/ar125-1.jpg
http://artok.myweb.hinet.net/ar125-2.jpg
http://artok.myweb.hinet.net/ar125-3.jpg
http://artok.myweb.hinet.net/ar125-4.jpg
http://artok.myweb.hinet.net/ar125-5.jpg
http://artok.myweb.hinet.net/ar125-6.jpg
http://artok.myweb.hinet.net/ar125-7.jpg
http://artok.myweb.hinet.net/ar125-8.jpg
http://artok.myweb.hinet.net/ar125-9.jpg


民國76年 川崎AR125復出新車報導

http://artok.myweb.hinet.net/AR-1.jpg
http://artok.myweb.hinet.net/AR-2.jpg
http://artok.myweb.hinet.net/AR-3.jpg
http://artok.myweb.hinet.net/AR-4.jpg
http://artok.myweb.hinet.net/AR-5.jpg




......如果很想要的話,私訊吧!!  XDD

因為後來又忍不住手癢拉了一台

沒辦法,誰教第一台車是B1

就此有隱約的瓦斯車+KAWASAKI中毒

而且會賣了又拉的另一原因

在於小弟大學時很受某位老師照顧

閒聊中得知他建中時第一台車就是AR125

一直想找機會將車整理好讓他重溫舊夢  

不過該師後來離職

AR之於我    就是一種對他的回憶...

评分

3

查看全部评分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1-5-30 10:13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TURP 發表於 2011-5-29 23:25
我只知道是國產單搖, 鋁框碟煞.,環抱車台.........
引擎普普, 氣冷二衝循環四檔.........是我會買王牌, RS ...

是後單槍不是單搖喔~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5-30 13:55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感謝如此詳細的介紹

走進時光隧道了

加個圖就更好了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1-5-31 11:09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二衝跑車轉速上不去就失去了它的特色.
我想知道的是,
事實上川崎的 AR125原型機是水冷二衝國際六檔, 有 RRIS , 一種據說是可變進氣的碟型閥
來台灣之後, 縮水成氣冷循環四檔
她的同學是本田的NS125R, ATAC旁通氣閥, 水冷國際六檔, 單槍, 輪框是前16吋後18吋
來台灣省略了水冷, 早期五檔後期終於六檔,不過在台灣比起在日本NS125R排氣量多加了十西西
車台也是後雙槍, 輪框前後都18吋, 是為HX135RS/HX135SS
我想大家都知道, 二衝這種東西不是西西數大就會比較會跑低
另外一位同年級的山葉RZ125
本來也是後單槍水冷 國際六檔  YVPS系統
來台灣廢了水冷少了YVPS
或許因禍得福? 這樣構造更簡單
加上引擎體質不差    至今仍十分活躍的山葉RZX135/RZR135

終於二衝跑車到最後台灣引進了終極武器NSR150,
算是打折扣最少的車了, 雖然化油器拉汽缸拉都動了些小手腳
但是也是二衝停產(1997)的最後十年的事了


再來是最衰小的一個留級生, 台鈴RG125
雖然保有了所有的二衝跑車原廠設計(單槍水冷SAEC)
但是生不逢時, 和NSR150比起來引擎已經是過時設計
所以在台幾乎是沒銷量
不過若是說要"國產125最會跑的檔車" 我想應該非她莫屬

喇叭一堆
我想問的問題是,
日本的AR125 區軸CASE和台版的一樣媽?
如果一樣   可以像泰N 掛國產牌一樣
只保留國產N 的左引擎CASE
然後其他恢復原本的設計
完整度等級自然就會提高不少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5-31 11:22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看來你對愛駒的了解透徹

期待在路上看到你與愛駒的騎跑

老骨董的生命

意義非凡

牽動人心

長長久久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1-5-31 12:21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復 蔡秉諭 的帖子

AR125不是我....我是NSR和RG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1-5-31 18:08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復 TURP 的帖子

您果然頗有研究!!

不過台版的AR與日版的不同喔!!因此區軸也理所當然的不合用

台版的引擎比較接近日版KH125

http://www.motorcyclespecs.co.za/model/kawasaki/kawasaki_kh125%2078.htm

外型則仿照初代版AR125

與王牌、追風一樣,有車型有車名卻沒配備


至於RRIS      當年川崎稱霸GP250、350的獨門利器

談這之前就要先說明一下搭載此系統的進氣方式

AR(日、國產都一樣)不是以舌簧閥進氣

而是較為古老的圓盤閥進氣(ROTAX)        B1、雄獅皆為此類設計

包含稱霸GP250的KR系列    以及RG400、500   皆屬此種類型

算是藉於活塞閥進氣後    舌簧閥進氣前的產物

好處在於進氣管路超短

壞處是區軸箱的橫向體積發展    以及進氣效率不若舌簧閥好

而RRIS的原理  以下轉錄自風火輪雜誌  由AR80大大提供


        RRIS為Rotary & Read Induction System的簡寫,是用引導汽門(lead valve)改變吸氣時間的機構.
        旋轉閥汽門吸氣方式,是利用裝設於曲軸的圓盤旋轉,從其缺口來設定吸氣時間,比用活塞的上下來設定吸氣時間的其他方式,更有選擇吸氣時間的自由性.故容易改造引擎為高馬力型.若為高迴轉高馬力型,便會喪失低中速的馬力。為了補助低中速的馬力,便想出PRIS,且使用於AR125機車.
        RRIS在旋轉盤汽門的吸氣口兩側,增加補助吸氣口,在低迴轉時,設立吸氣時間較慢的主吸氣口,來做吸氣動作.約在6000轉時,因引導汽門受負壓而張開,和主吸氣口同時吸進混合氣.
換句話說,在低迴轉時,吸氣時間慢,在6000轉以上時,吸氣時間早,閉氣時間慢.吸氣口開得時間變得較長.因此,在低中速時,就有扭力,在中速以上時,就有強勁的馬力,故能實現廣泛的動力輸出.




而以小弟見過的日版AR125平面廣告,該車的確在區軸箱  圓盤閥主進氣道兩旁   

多挖了兩個槽

目的就如上所言    為了增加低轉扭力

所以算起來與ATAC、RC、YPVS、SAEC等在氣缸上動手腳的思路不同

不過這跟進氣機構應該也有關

總之    在大家都進化到並列雙缸甚至V缸    並使用舌簧閥進氣時

川崎依然走著縱式雙缸搭配圓盤閥的老路

雖然獨樹一格    但性能上終究不是對手

以致逐漸被淘汰    與被世人遺忘...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1-5-31 18:30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也是覺得    二衝車在排氣道上動手腳
會比在進氣端上動手腳    來的有效率且明顯多了   最明顯是NSR的RC   到現在還是上帝一腳
不過畢竟二衝廢氣每台車成分自然不太一樣
所以保養來說排氣端的是比較麻煩多了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1-5-31 18:52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復 TURP 的帖子

應該說  2T車的高轉  是在排氣道上動手腳

而低轉  則是從進氣道下手

YEIS與NSR歧管上的小香菇頭(正確名稱為"進器旁通室")    即為增強進氣(低轉)最好的證明

不過一般人著重的都是高轉的表現    沒辦法  太迷人了XDD

因此容易忽略低轉實用性的存在

而ATAC則是有些介於兩者之間的逆向思維

一般都是將排氣口提高    然後設計檔片來顧低轉

ATAC則是直接做一個副燃燒室    增加低速扭力

感覺起來    以前2T時代各家的特殊機構真是花樣百出啊!!

相較而言4T就沒那麼有聲有色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1-5-31 20:47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陽有雙渦流    的汽缸設計
比雅久有   雙管路排氣管
光陽有柳橙汁引擎穩定度測試
還是有在改變低

RG125 的SAEC是低轉開啟
這樣可以把氣導入旁通室再垂直的回到排氣道
形成一道空氣阻牆
可以增加低速時排氣障礙
進而提升低速扭力

高轉時關掉就沒事了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1-6-2 00:26:19 | 显示全部楼层
話說ATAC實在是...猛爆!小弟有一台王牌135SS 不知道幾年沒發動了 前陣子心血來潮發動了
暖車一下 油門催下去......
X的頭直接浮舉差點翻過去 因為他的ATAC沒故障= =  以為放久了卡死了 哈哈哈
話說ATAC是比RC還早一點的設計  但他感覺並不會比RC差呀怎麼本田之後的2衝車不繼續採用呢?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1-6-2 04:36:56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復 j0975101 的帖子

若您了解ATSAC的構造或看過其機構圖

您就會了解了

因該設計為了避免積碳卡死

所以間隙都抓比較大

導致多少有油氣洩漏出去

功率並非百分百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1-6-2 13:14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復 cuma 的帖子

原來如此!感謝大大受教!看來2衝車任何馬力扭力機構似乎都受到積碳這個問題影響呢!
2衝車的宿命啊~~~!!!!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Yahoo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註冊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機版|Archiver|Z板 Sitetag 訪客統計

GMT+8, 2024-6-24 03:00 , Processed in 0.074347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