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後由 fox 於 2011-4-15 18:39 編輯
不知道這篇的原始資料來源為何?
車輛是否可以行駛,會依該車的狀況條件進行相關判定,通常會區分為異常、失效、故障,當然,若是故障,就已達到停駛的條件,車輛不只是駕駛者本身的生命安全,在路上也可能對他人生命安全造成威脅,所以,有故障發生時,基本上就是不能行駛。這是對生命安全的一種保障。
車輛有異常、失效或是故障,通常是以安全為前提,由連鎖、聯鎖去限制控制系統,禁止車輛行駛。當然,可由專業技術人員判定,進行解鎖,讓車輛在有安全的條件情況下移動。一般會稱為ByPass或旁路,讓整個系統降級運作。
主文所提到的動作方式,可稱為一種「措施」、「機制」、「技術」「設計」,而不能成為一個「系統」。備用或稱備援系統,其意即表示可「取代」。主文所提到的技術,則是以量測學中,直接量測與間接量測的觀念下去判讀。
舉的例子中,進氣壓力與節氣感知器...1.有何關係?2.感知器前方要說明其感知的物理量是什麼?如壓力?流量?溫度? 若只來個「進氣壓力感知器故障時︰電腦參考節氣門感知器的訊號。」根本看不懂在指那個東西? 另外,絕大多數的物理量會呈現「非線性」特性,難以透過「參考」達成等效量測目的。
又例「曲軸感知器故障,以凸輪軸感知器訊號替代」,通常,曲軸的重要性高於凸輪軸,簡單來說,曲軸位置感知器可以間接支援凸輪軸位置感知器,但凸輪軸位置感知器不可以用來支援曲軸位置感知器。各級零組件異常、失效、故障、毀損,是有一定對應條件及等級的判斷。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對應上去的。
新車、舊車,各機件會隨著使用狀況而磨耗,間隙值或參考值均會不同。這又如何去間接作為其它感測器的輔助?
看的出來,每個人對「字眼」上的定義並不一樣。以上是我的看法,也是我從事車輛事業中由各設計規範中所獲得的常識。目前引擎還是很少噴射的,通常是供油系統是噴射的。如果是供油系統在噴射,那噴射兩個字就不要掛到引擎的前方,通常名詞前方的形容詞,是用來形容其後方的名詞,若無關,則不應如此使用文字。否則容易造成他人誤解,如名嘴效應,講到最後好像都似真的一般。
Back-Up 、後備、備援,與預Pre-不同,與Auxiliary輔助不同,也不同於redundant架構,像是汽車備胎,壞一個就換一個備胎上去,而不是指由另外三顆胎去支援,那不叫Back-Up。那是個機制、措施、技術、方法。更何掛上系統的稱呼,它的架構儼然是整合度很高的一個系統。
太專業的,我也不懂,我也講不清,如果要搞笑搞無聊的,我這有~
Back-Up如果是跛腳
那我們請丁噹姐來唱首「跛腳」吧!
喔YA~~~
跛腳好像不能跳成這個樣子吧~???這我就不知要怎麼解梗了..
真的很好聽哦~ 還有中文版的~
這張專輯裡,我最喜歡這兩首了!~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