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club討論區 Z板

 找回密码
 註冊
搜索
查看: 1172|回复: 10

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相關疑問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5-6-19 18:42:4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小弟有幾個疑問請大家幫忙解惑......
關於
答韋中立論師道書

文中......蜀犬吠日和越犬吠雪表何意義??
此文章之功能為何??
文裝為何輔助聖道.取道之源??
此文參酌哪些書已旁推交通以為之文??
发表于 2005-6-19 20:03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覆給:﹋〝小小天鵝舞〞﹌
我有點忘了,畢竟是兩年前讀的東西,而手頭上又沒有課本。
很多東西忘的差不多了,也不一定“完全”正確,請包涵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蜀犬吠日的意思是:蜀地(四川一帶)的狗很少看到太陽,可能古代那裡比較少太陽照射吧,而四川那裡又是盆地,所以狗看到太陽會覺得很奇怪,沒有看到,所以太陽出來時會對太陽“汪汪”叫。
越犬吠雪的意思是:越地(福建、廈門)這個地方很少下雪(亞熱帶嘛…),這個地方的狗看到下雪也是會很奇怪,下雪時也會汪汪叫個不停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柳宗元的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中曾經以此為點指出,今之世不聞有師;有輒譁笑之,以為狂人。獨韓愈奮不顧流俗,犯笑侮,收召後學,作「師說」,因抗顏而為師。也難怪他指韓愈為蜀之日,並以「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,而誰敢衒怪於群目,以召鬧取怒乎?」來表明明哲保身,深自養晦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基本上我個人覺得,現在社會上的潮流也跟那時候挺像的,有一點不像的是,連老師都不老師了,唉,只要壞老師多一個,那壞學生會多多少個呢?一點小勞騷。對了,其他的相關疑問你可以爬一下google,資料很多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5-6-19 20:16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
關於四川很像有句順口溜:
日無三日晴,地無三里平,人無三兩銀!
是在形容四川容易起霧,地處盆地丘陵地形,人糊口也很困難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5-6-20 00:13:40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覆給:黑肉德
嘿嘿.不知是我記錯還是你打錯嚕.日無三日晴,地無三里平,人無三兩銀!
這句話應該是說貴州省喔.........
如有錯請指正!!!!!!(可能我們課本不一樣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5-6-20 00:25:48 | 显示全部楼层
二十一日,宗元白:辱書云:「欲相師。」僕道不篤,業甚淺近,環顧其中,未見可師者。雖嘗好言論,為文章,甚不自是也。不意吾子自京師來蠻夷間,乃幸見取。僕自卜固無取,假令有取,亦不敢為人師。為眾人師且不敢,況敢為吾子師乎?
孟子稱:「人之患,在好為人師。」由魏晉氏以下,人益不事師。今之世不聞有師;有,輒譁笑之,以為狂人。獨韓愈奮不顧流俗,犯笑侮,收召後學,作<師說>,因抗頻而為師。世果羣怪聚駡,指目牽引,而增與為言詞。愈以是得狂名;居長安,炊不暇熟,又挈挈而東,如是者數矣。
屈子賦曰:「邑犬羣吠,吠所怪也。」僕往聞:庸蜀之南,恆雨,少日,日出則犬吠。予以為過言。前六七年,僕來南。二年冬,幸大雪踰嶺,被南越中數州;數州之犬,皆蒼黃吠噬,狂走者累日,至無雪乃已。然後始信前所聞者。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,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,不以病乎?非獨見病,亦以病吾子。然雪與日豈有過哉?顧吠者犬耳。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?而誰敢衒怪於羣目,以召鬧取怒乎?
僕自謫過以來,益少志慮。居南中九年,增腳氣病,漸不喜鬧。豈可使呶呶者,早暮咈吾耳、騒吾心?則固僵仆煩憒,愈不可過矣。平居,望外遭齒舌不少,獨欠為人師耳。
抑又聞之,古者重冠禮,將以責成人之道,是聖人所尤用心者也。數百年來,人不復行。近有孫昌胤者,獨發憤行之。既成禮,明日造朝,至外廷,薦芴,言於鄉士曰:「某子冠畢。」應之者咸憮然。京兆尹鄭叔則怫然,曳笏卻立,曰:「何預我耶?」廷中皆大笑。天下不以非鄭尹而快孫子,何哉?獨為所不為也。今之命師者大類此。
吾子行厚而辭深,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;雖僕敢為師,亦何所增加也?假而以僕年先吾子,聞道著書之日不後,誠欲往來言所聞,則僕固願悉陳中所得者。吾子苟自擇之,取某事,去某事,則可矣;若定是非以敎吾子,僕才不足,而又畏前所陳者,其為不敢也決矣。
吾子前所欲見吾文,既悉以陳之,非以耀明於子,聊欲以觀子氣色,誠好惡如何也。今書來言者皆大過。吾子誠非佞譽誣諛之徒,直見愛甚故然耳!
始吾幼且少,為文章,以辭為工。及長,乃知文者以明道,是固不苟為炳炳烺烺、務釆色、夸聲音而以為能也。凡吾所陳,皆自謂近道,而不知道之果近乎?遠乎?吾子好道而可吾文,或者其於道不遠矣。
故吾每為文章,未嘗敢以輕心掉之,懼其剽而不留也;未嘗敢以怠心易之,懼其弛而不嚴也;未嘗敢以昏氣出之,懼其昧沒而雜也;未嘗敢以矜氣作之,懼其偃蹇而驕也。抑之欲其奧,揚之欲其明,疏之欲其通,廉之欲其節;激而發之欲其清,固而存之欲其重,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。本之《書》以求其質,本之《詩》以求其恆,本之《禮》以求其宜,本之《春秋》以求其斷,本之《易》以求其動: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。參之穀梁氏以厲其氣,參之《孟》、《苟》以暢其支,參之《莊》、《老》以肆其端,參之《國語》以博其趣,參之《離騒》以致其幽,參之太史公以著其潔:此吾所以旁推交通,而以為之文也。
凡若此者,果是耶?非耶?有取乎?抑其無取乎?吾子幸觀焉、擇焉,有餘以告焉。苟亟來以廣是道,子不有得焉,則我得矣,又何以師云爾哉?取其實而去其名,無招越蜀吠怪,而為外廷所笑,則幸矣。宗元復白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5-6-20 00:27:27 | 显示全部楼层
二十一日,宗元白:辱書云:「欲相師。」僕道不篤,業甚淺近,環顧其中,未見可師者。雖嘗好言論,為文章,甚不自是也。不意吾子自京師來蠻夷間,乃幸見取。僕自卜固無取,假令有取,亦不敢為人師。為眾人師且不敢,況敢為吾子師乎?
孟子稱:「人之患,在好為人師。」由魏晉氏以下,人益不事師。今之世不聞有師;有,輒譁笑之,以為狂人。獨韓愈奮不顧流俗,犯笑侮,收召後學,作<師說>,因抗頻而為師。世果羣怪聚駡,指目牽引,而增與為言詞。愈以是得狂名;居長安,炊不暇熟,又挈挈而東,如是者數矣。
屈子賦曰:「邑犬羣吠,吠所怪也。」僕往聞:庸蜀之南,恆雨,少日,日出則犬吠。予以為過言。前六七年,僕來南。二年冬,幸大雪踰嶺,被南越中數州;數州之犬,皆蒼黃吠噬,狂走者累日,至無雪乃已。然後始信前所聞者。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,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,不以病乎?非獨見病,亦以病吾子。然雪與日豈有過哉?顧吠者犬耳。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?而誰敢衒怪於羣目,以召鬧取怒乎?
僕自謫過以來,益少志慮。居南中九年,增腳氣病,漸不喜鬧。豈可使呶呶者,早暮咈吾耳、騒吾心?則固僵仆煩憒,愈不可過矣。平居,望外遭齒舌不少,獨欠為人師耳。
抑又聞之,古者重冠禮,將以責成人之道,是聖人所尤用心者也。數百年來,人不復行。近有孫昌胤者,獨發憤行之。既成禮,明日造朝,至外廷,薦芴,言於鄉士曰:「某子冠畢。」應之者咸憮然。京兆尹鄭叔則怫然,曳笏卻立,曰:「何預我耶?」廷中皆大笑。天下不以非鄭尹而快孫子,何哉?獨為所不為也。今之命師者大類此。
吾子行厚而辭深,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;雖僕敢為師,亦何所增加也?假而以僕年先吾子,聞道著書之日不後,誠欲往來言所聞,則僕固願悉陳中所得者。吾子苟自擇之,取某事,去某事,則可矣;若定是非以敎吾子,僕才不足,而又畏前所陳者,其為不敢也決矣。
吾子前所欲見吾文,既悉以陳之,非以耀明於子,聊欲以觀子氣色,誠好惡如何也。今書來言者皆大過。吾子誠非佞譽誣諛之徒,直見愛甚故然耳!
始吾幼且少,為文章,以辭為工。及長,乃知文者以明道,是固不苟為炳炳烺烺、務釆色、夸聲音而以為能也。凡吾所陳,皆自謂近道,而不知道之果近乎?遠乎?吾子好道而可吾文,或者其於道不遠矣。
故吾每為文章,未嘗敢以輕心掉之,懼其剽而不留也;未嘗敢以怠心易之,懼其弛而不嚴也;未嘗敢以昏氣出之,懼其昧沒而雜也;未嘗敢以矜氣作之,懼其偃蹇而驕也。抑之欲其奧,揚之欲其明,疏之欲其通,廉之欲其節;激而發之欲其清,固而存之欲其重,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。本之《書》以求其質,本之《詩》以求其恆,本之《禮》以求其宜,本之《春秋》以求其斷,本之《易》以求其動: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。參之穀梁氏以厲其氣,參之《孟》、《苟》以暢其支,參之《莊》、《老》以肆其端,參之《國語》以博其趣,參之《離騒》以致其幽,參之太史公以著其潔:此吾所以旁推交通,而以為之文也。
凡若此者,果是耶?非耶?有取乎?抑其無取乎?吾子幸觀焉、擇焉,有餘以告焉。苟亟來以廣是道,子不有得焉,則我得矣,又何以師云爾哉?取其實而去其名,無招越蜀吠怪,而為外廷所笑,則幸矣。宗元復白。



我有原文.....可否請心之闇影-去死團626-大大幫我回答更詳盡一點......我不想被當="=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5-6-20 03:04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覆給:pizza-037小S
嗯,應該是貴州沒錯,國中地理。(好久了啊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5-6-20 03:34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覆給:﹋〝小小天鵝舞〞﹌
前言
我說以下的話沒有別的意思,但是就我個人而言,我非常喜歡讀古文,好的文章可千古常存,不是沒有道理,個人有三本古文觀止。初讀文言文是非常累的事,但你若愛上了它,你會受益良多。
做學問是要靠自己,讀古書的好處是數也數不盡。縱然會忘記,但在做學問的過程,你所培養出的能力及收獲,是會形影不離。
(我打打嘴炮而已,哈哈,別見怪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進入正題
1:翻譯--翻譯的部份我手頭沒有課本,不過你上網找找看或跟老師要看看應該有。不然,你有什麼不懂的,把那幾段或幾個字貼出來,我再翻看看。如果要全部翻出來,我會累死^_^

2:功能--我不知道你指的是指此文章的功能對當代及後世的功能,還是指它本身寫作上的功能,或者是其他的功能。

3:文章何為輔助聖道,取道之源--
始吾幼且少,為文章,以辭為工。及長,乃知文者以明道,是固不苟為炳炳烺烺、務釆色、夸聲音而以為能也。凡吾所陳,皆自謂近道,而不知道之果近乎?遠乎?吾子好道而可吾文,或者其於道不遠矣。
故吾每為文章,未嘗敢以輕心掉之,懼其剽而不留也;未嘗敢以怠心易之,懼其弛而不嚴也;未嘗敢以昏氣出之,懼其昧沒而雜也;未嘗敢以矜氣作之,懼其偃蹇而驕也。抑之欲其奧,揚之欲其明,疏之欲其通,廉之欲其節;激而發之欲其清,固而存之欲其重,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。

4
此文參酌哪些書已旁推交通,以為之文--
本之《書》以求其質,本之《詩》以求其恆,本之《禮》以求其宜,本之《春秋》以求其斷,本之《易》以求其動: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。參之穀梁氏以厲其氣,參之《孟》、《苟》以暢其支,參之《莊》、《老》以肆其端,參之《國語》以博其趣,參之《離騒》以致其幽,參之太史公以著其潔:此吾所以旁推交通,而以為之文也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後語
沒辦法保證完全正確,而且其實google可以找到很多資料(看的懂簡體更好),也有蠻多講解,另外,我不是大大@@…我只是蜀犬越犬而已。嘿嘿。希望能幫的上忙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5-6-21 23:50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
誠至的感謝心之闇影-去死團626-大大的回覆.....
有空聊一下吧~
我的MSN.....nsr278359@hotmail.com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5-6-22 11:25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覆給:﹋〝小小天鵝舞〞﹌
第一段大意:謙言己不足為師
二十一日,宗元敬述:
承蒙您來信說:要拜我為師。我的道行不深厚,學業很淺陋;我認真反省,實在找不到值得您學習的地方。雖然曾經喜歡議論,寫文章,但現在連自己也很不以為然。想不到您從京城來蠻荒地區,居然僥倖地蒙您看重我。我心想自己沒有可取的地方;假使有,也不敢做別人的老師。做一般人的老師,尚且不敢,何況做您的老師呢?
第二段大意:言為師者不容于時
孟子說:一般人的毛病,在於喜歡作別人的老師。從魏晉以後,人們更加不肯從師問學。現代沒有聽說有作老師的;有的話,大家就喧嘩著譏笑他,認為他是個狂人。惟獨韓愈奮然不顧時俗,冒著人們的譏笑侮辱,招收後進學生,發表了一篇題為“師說”的文章,於是他便一本正經地作起老師來。世人果然群起怪罪責罵他,手指目視,加油添醋地製造許多話柄來攻擊他。韓愈因此得到“狂人”的稱號。他住在長安時,急忙得就像連飯都沒工夫煮熟一樣,又急切地東去洛陽了,像這樣的情形有好幾次了。
第三段大意:言今世無師,不敢為師,以取怪於人
屈原的懷沙賦說:城裡的狗成群亂叫;是叫它們所認為奇怪的事物。我過去聽說:在上庸蜀郡的南邊,常下雨,少出太陽。太陽一出來,狗就亂叫。我認為言過其實。六七年前,我來南方。第二年冬天,幸逢大雪越過五嶺,覆蓋了南越幾州地方;這幾州的狗,都驚慌得亂叫亂咬,狂奔了幾天,到雪消了才停。此後我才相信以前所聽到的事。現在韓愈既自以為是蜀郡的太陽,您又教我做南越的雪;豈不是因此害了我嗎?不只我受害,對您也將有害。可是雪跟太陽,哪有什麼過錯呢?只是,亂叫正是狗的本性啊!我想現今不亂叫的能有幾人呢?誰敢在這班人眼前炫燿自己的怪異,來招取笑鬧和憤怒呢?
第四段大意:言己幸未遇以為人師而譏之者。
我從犯過被貶以來,企圖心是越來越少了。在南方住了九年,添了腳氣病,漸漸不喜歡喧鬧。怎麼可以讓那些嘮叨長舌的人,早晚在耳朵邊囉嗦些不中聽的話,擾亂我的心靈呢?那一定會使我煩死膩死,日子就更不好過了。平常我已經意外遭到不少謗議,只欠做別人老師這一項了。
第五段大意:譏古道不行之例
我又聽說,古時候看重冠禮,藉冠禮要人注意“成人”的一舉一動要合乎禮法,這是聖人特別用心的禮節。幾百年來,大家都不再遵行。最近有位孫昌胤先生,獨自發憤去做。行過禮之後,第二天上朝,走到外廷,拿著笏版,向卿士們說:我的兒子行過冠禮了。答腔的人都覺得莫名其妙。京兆尹(鄭叔則)不高興的搖著笏版,退後站住說:這與我何干呢?廷中的人都大笑。天下人不因此說鄭叔則不對,卻笑孫先生;為什麼呢?因為他獨自做大家所不做的事啊。現在自命為老師的人,也大都像這個樣子。(會被視為舉止怪異)
第六段大意:欲令取其實而去師弟之名
您的德行淳厚,言辭有深度,所作文章都恢宏廣大,有古人的模樣;即使我敢當老師,對您又有什麼幫助呢?假使因為我年齡比您大,學道著書的日子不比您晚,您真想跟我往來,談些我所知道的,那我真是願意把全部心得都告訴您。您姑且自己選擇,採用某些,去掉某些,也就可以了。如果要由我判定是非來教您,我的才力不夠,又怕遭遇前所講的情況,我是斷然不敢這樣做的。
第七段大意:言彼此好惡相同,故其文甚見喜愛
您先前想看我所寫的文章,已全部奉上,並不是要向您誇耀,只是想藉此觀察您的反應,看看您的好惡如何罷了。現在來信對我的讚美都太過誇大。當然您不是胡亂稱讚、巧言阿諛的人,只是對我的文章太過謬賞的緣故罷了。
第八段大意:言前所陳之文,幸蒙取可,益可自信,乃起下文論文章之說
過去我年輕時,寫作文章總認為辭藻華麗就是工巧。長大後,才知道文章是用以闡明聖道的,因而絕不肯隨便寫作形式輝煌盛美的文章:只是講求文采華麗、誇耀聲律鏗鏘,就自認為寫得好。凡是我所奉上的文章,都自認為切近聖道,但不知道真的離聖道近呢?還是離聖道遠呢?您愛好聖道,而讚許我的文章,也許我的文章離聖道不遠了。
第九段大意:論為文之態度與筆法
所以我每次做文章,抱持的態度是:從不敢以輕忽之心來賣弄它,因為怕文章輕浮而無餘味;從不敢以怠慢之心來輕視它,因為怕文章鬆散而不謹嚴;從不敢以含糊之心來寫它,因為怕文章流於隱晦而蕪雜;從不敢以驕傲之心來寫它,因為怕文章流於倨傲而驕慢。運筆的方法是:有時收斂壓抑,以使文章意境深奧;有時發揮放縱,以使文章主旨明朗;有時舒展,以使文章理路暢通;有時剪裁,以使文章筆調簡鍊;有時激揚發越,以使文章氣勢清明俊爽,有時固執持重,以使文章風格篤厚沉穩;這就是我用來輔助闡揚聖道的方法。
取法書經,以求得文章的文字質樸;取法詩經,以求文章能傳誦久遠;取法禮記,以求文章能切合事宜;取法春秋,以求文章的理義有決斷;取法易經,以求文章的神理多變化;這就是我用來汲取聖道的根本法法。
參考穀梁傳,以提振文章的氣勢;參考孟子、荀子,以暢通文章的脈絡;參考莊子、老子,以拓展文章的端緒;參考國語,以擴大文章的情味;參考離騷,以達到文章幽隱委婉的境界;參考史記,以達到文章簡潔樸實的要求;這就是我多方推求,交互融會貫通來寫作文章的方法啊!
第十段大意:言欲以文相印證,聽其觀擇,彼此交益,無命師之名,而有論學之實,以免流俗之譁笑
像這些意見,到底對呢?還是不對呢?有可取的地方嗎?還是沒有可取的呢?希望您看過後,自行選擇,有空時把心得告訴我。假使您急著要來推廣聖道,那麼您沒有收穫,我反而會由您那兒得到收穫,又何必叫什麼“老師”呢?我們只取論學之實,拋開師徒之名,不要招惹蜀群狗來驚怪亂叫,或被“外廷臣子”所嘲笑,就萬幸了。宗元敬覆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5-6-22 13:36:50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覆給:心之闇影
哇~~~看到這位大大的嘔心瀝血之作我還真的是佩服阿~
話說我高中時候也很喜歡看文言~古文~
甚至有次作文課寫了篇文言型式的作文~老師頗欣賞~
真想不到Z版上居然連這種同好都有~
不過講同好有點太高攀了~~因為您的等級高我許多阿~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Yahoo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註冊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機版|Archiver|Z板 Sitetag 訪客統計

GMT+8, 2024-10-8 11:00 , Processed in 0.071849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