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早上一通電話"喂?我阿中啦~你寄矮武功散哇收丟阿"正當準備掛掉電話的時候 , 對方補上一句"摩托車終於修好了~"原本想說只是一台速可達而已 , 不過在耳聞完裝度頗佳的前提下, 雖然天氣有點冷還是前往拜訪. 話說此車主平日雖以速可達為交通工具 , 不過花費上仍以汽車預購準備金以及與女友的出遊旅費為主 , 因此原車並無改裝 , 會換裝的原因在於半月前被小轎車橫向30公里的速度擦撞至路邊後幾近完全解體 , 才會開始這次的試裝 .
據車主表示此車原本的動力約為10.2p , 道路上的表現中規中矩(意思就是不比別人慢也不會比別人快) , 起步加速普普 , 儀表越過60km/hr後才漸感加速力道 , 至於此車的原廠極速落在表速122km/hr , 具備一般125速可達的水準 . 此次的改裝重點以耐用度為前提 , 所需的天數也相對拉長 , 當然車主也不免俗的為愛車換上更大尺寸的動力系統 , 進排氣加大拋光 , 四隻氣門當然也是比照辦理 , 點火角度也略為提前, 至於汽缸本體則是暫用不明品牌的63.5mm陶瓷汽缸配上緞造活塞(車主表示原訂的水冷汽缸組尚未到貨) , 曲軸部份則是先原封不動待日後再行更換 . 全車照:
此車頭是移植至國產R1-125CC的車頭 , 雖說只是移植龍頭但要換裝的料件可不少 , 舉凡龍頭前後蓋 , 儀表本體(也有非液晶版本) , 儀表飾蓋 , 與其它看不到的碼表線 , 油量感應線 , 油量感應器 , 龍頭骨架 , 珠碗...等皆需更換 . 另外線組部份由於線路完全不同因此也需耗時進行修改 , 因 此若悍將車主也想比照辦理的 , 恐怕得先多準備點銀子 . 車頭近照: 把手部份車主已自行換上較柔軟的部品 , 至於大燈規格則由原本悍將的小皿冷門規格升級為H4標準頭燈 , 夜間照射角度既廣且亮 , 也改善了原本灰暗不足的照明 , 大大地增加了安全性 . 後照鏡: 由於整組龍頭皆需更換為R1的龍頭(非山葉的進口重車) 後照鏡鎖點同樣也變更為R1形式的 , 但此鎖孔寬達10mm因此不論原廠品或改裝品都相當稀少 , 因此若不更換為R1原廠的內調整型後照鏡(見圖)就只能選用嘻皮車的電鍍方型後視鏡 . (加裝轉接座則需找正反芽座 , 要找也十分困難) 大燈特寫: 乍看之下會感覺此燈具的設計角度似乎不佳 , 不過在實際點亮後卻發覺照射角度遠比預料中好 , 明顯的燈光切線在夜間不會因為過度散光而造成對向來車的負擔 , 值得稱讚 . 不過原廠的燈泡固定設計有點兩光 , 雖難拔卻易有雜音 , 算是唯一的小缺點 . 鏡面特寫: 此後照鏡似乎是針對另一種悍將高手車系常用後照鏡的改良 , 不僅加大了固定座的寬度(當然也增加了改裝的困難度)且角度調整方式也變更為汽車級的內調整型方式 , 高速時較不易偏離 . 儀表版: R1的液晶版儀表 , 右方營幕可顯示油量 , 單次里程 , 累積里程與最重要的"時間顯示" , 寬大的機油指示燈以及閃亮亮的SYM馬克 , 原廠耐用掛保證當然爽度也跟著倍增! 車頭後方:
由此圖可看出車體的完裝度頗高 , 當然店家的功力也是重要 , 據了解店家為北縣某家專門代理sym的機車行 , 除非車主強烈要求不然是不會進行任何改裝的 . 鎖頭部份車主表示將會更換為天鵝系列的鎖組加外蓋 , 因此暫不更換 .
車體後方: 此車選用前bt39後b02的輪胎 , 車主表示之前原廠Maxxis輪胎與曾換過的ml50煞停距離頗長 , 對於前車突然煞停較無反應能力 , 換此胎後不僅耐用也較能夠安心騎乘 . 排氣部份則選用不知名的排氣管要價950 . 全車照: 除了變速內箱 , 輪胎 , 排氣管與大牌未損壞更換外其它皆更換新品or二手零件代替. 儀表總成右側:
咦?這是什麼? 若騎過老一代SYM車系的人也許對這開關不陌生-警示燈開關 , 但是在新一代的速可達不論何種品牌都少掉了這功能 , 雖然對有些人來說可有可無 , 但講實話有總比沒有好 . 內箱: 置物空間普普 , 前方可放置一頂普通全罩式安全帽 , 後方小凹槽則可放置其它物品 , 總空間較光陽的G4或山葉的天鵝小 . 至於內箱中央下面則是一具cvk30的化油器 . 定裝照: 原廠卡鉗的前煞力道普普 , 遇到緊急事故時會有不足之虞 , 車主表示要等女友大人先決定旅遊要多少旅費後才能視情況更換 , 果然是車子絕不比女友(老婆)大!! 此為欲更換的新款前煞系統: 在短暫的來回試駕過程中 , 雖然車主告知已換上63的汽缸系統 , 但加速力道卻只略大於原廠150的加速力道 , 皺著眉頭告知車主時 , 車主卻說"我忘了先調整" . 原來車主雖然換上更大的動力 , 但為了耐用程度考量 , 卻將化油器的油嘴換小 , 另外 , 車主運用兩條油門線對連在怠速螺絲上 ,再連至龍頭左下方的隱藏旋扭 , 即可不用下車費力清空行李打開箱底 , 就能調整動力的整體輸出 .一方面可減少油耗一方面也可應付爬山涉水的不時之需 . 這套系統並非獨創 , 在少部份跑車像是Ferrari的中控台裡其實也有類似的裝置 , 不過一者是單純運用油門線轉軸結構 , 一者是經過電子精密控制不僅怠速以及進氣角度的高科技裝置 . 雖兩者相差甚遠不過都同樣增加了車主的便利性.
在換上號數大了十六號的油嘴以及調整原本慢到快熄火的怠速後 , 排氣的音頻明顯飽滿了許多 , 小試油門即有明顯的力道 , 回到剛剛試駕的空曠道路 , 加速的感覺從原本的輕快增強了不少 , 原本122的最大表速轉瞬間便已輕鬆越過 , 伴隨著高亢的引擎聲與早已頂至末端的時速表 , 的確這才是加大馬力該有的力道!不過車主已經是滿臉緊張的表情 , 想必這台車再次如此怒吼的時候得等上許久了 . 總體而言這台車的完裝度相當高 , 各項開關的操作與油量的測量皆等同於原廠品質 . 至於汽缸部份因不能拆開車殼拍照實屬殘念 , 不過在短暫的試駕過程中穩定且加強的動力輸出的確讓人印像深刻 , 雖然猛爆程度不若一般大改的速可達 , 也不若之前試駕過的T-Max500, 但耐用度與完裝度卻是可圈可點 , 實用至上果然夠悍!!
<若要轉載請註明出處 , 謝謝!!>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