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只知道約在南澳的山上.有沒有人知道從南澳到神秘湖怎麼走.車程約多久呢
使用道具 举报
基本資料
成立緣起本區為一原生闊葉林與天然湖泊 (神秘湖) 的生態環境,面積不大,但四周山脈的屏障,原生林相完整。神秘湖因終年籠罩在雲霧之中而得名,屬於老齡期之高山湖泊,湖底堆積物厚,水淺,須賴雨水的補充,在入水口處已有水社柳-九芎組成的森林,湖的周圍更遍佈五節芒所構成的高草區;顯示此湖區為一濕生演替晚期向中生型演進的典型,區內並保有東亞黑三稜、微齒眼子菜等稀有植物。湖泊演替、沼澤植物與森林消長的生態現象,有學術研究和保存的價值。
台灣省林務局先成立「南澳自然保護區」。民國81年時,農委會依法公告為「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」,使這個區域能在未受到干擾的生態環境裡,發揮生態研究及科學教育的功能。
地理位置 [地理資訊系統圖層by李玉琪]
自然環境
1.氣溫:氣溫隨海拔而變化;年均溫約13.5℃~16.5℃,最冷月均溫約7.5℃~9.6℃,最暖月均溫約20.3℃~22.2℃。
2.雨量:年雨量約2,700公釐,雨量最多的月份為8、9月的颱風季節;保護區周圍之稜線雖高達1,200公尺,但潮濕氣流仍可經鞍部及東部山脊通過。
3.海拔高度:700~1,500公尺。
4.地質:本區屬於全省最古老的大南澳片岩所組成的東台片岩山地的一部分,以矽質片岩、綠色片岩及黑色片岩為主。土壤因洗淋作用旺盛,鹽基飽和度多不超過10%,湖域與土表的有機質含量豐富。
動,植物資源
在保留區中已發現有哺乳動物12種,鳥類50種,爬蟲類5種,兩棲類7種與魚類1種。以闊葉林之動物相最豐富,九芎林與人工柳杉林則較差。區內哺乳動物以赤腹松鼠較常見,其他如臺灣鼴鼠、白鼻心、鼬獾、山羌、臺灣獼猴及山豬等動物,亦有發現。山鳥中以竹雞、竹鳥、頭烏線、繡眼畫眉、白耳畫眉、大彎嘴畫眉與棕面鶯等較常出現,在闊葉林中常可聽見牠們的叫聲。出現在湖域的水鳥共有6種:紅冠水雞、小水鴨、尖尾鴨、小鷿鵜、鴛鴦與夜鷺。
本區為台灣地區山地的盛行雲霧帶,植群屬櫟林帶之下層,森林的組成為性喜陰濕之闊葉林及針葉樹,以錐果櫟、木薑子類、石櫟類等為為優勢種,另外紅楠、黃杞亦常見。區內陸域植群可概分為水社柳─赤楊型、九芎─小葉茶梅型及錐果鑠─長尾柯型等三型。湖泊區域植群則可分為微齒眼子菜─金魚藻型、東亞黑三稜─水毛花型、柳葉若─水芹菜型及五節芒等四型。另外苔類、蕨類與蘭科植物也相當多。
現況與建議
交通狀況
由蘇花公路往宜蘭縣南澳鄉,過南澳後轉往金洋村,然後接往南澳-南林道可抵本區,惟位置偏遠,無機動車輛不易進出。
參考文獻
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手機版|Archiver|Z板 訪客統計
GMT+8, 2025-5-7 03:35 , Processed in 0.139674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